引言
自古以来,中国的每个朝代发展都不尽相同,因此,各个朝代国家都有不一样的国家文化,而佛教、道教等也是国家文化的一部分,其中,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文化,在中国也是十分悠久的道派,道教人士的很多故事也在民间一直流传着。众所周知,道教一开始的追求是长生不老或得道成仙,这种虚无却极具诱惑力的想法,最开始还是被贪恋长生的皇帝所发扬光大的。除此以外,道教还有一项绝学,那就是能够知天命地掐指一算,在历史上就有很多因“算命”而留下名字的道教大师,比如“张三丰”,而本文中,要讲的则是另一个流传已久的人物王熹贞。
01
【资料图】
我们知道。在神学遍及的以前,人们的思想比较愚昧封闭,对于这些神仙鬼神之类的说辞深信不疑。特别是在道教的思想中,羽化成仙是得道高人的最终归宿,因为当时道教教徒迷信人类是神仙的前身,不管是什么神仙,都是由凡人在世间修炼得道而飞升的。
类似的古代神话故事也比比皆是,这些故事流传久了,一传十十传百,自然也就有信服力,这也导致很多道教中人对“潜心修炼就能成仙”的说辞深信不疑,几乎每个道教徒,都幻想着自己能够修炼成功的那天。在中国的民间传说中,就有一个女道长飞升成仙的故事。这位女道长名叫王熹贞,虽然出身富裕,她的童年却并不好过。
古代男子“三妻四妾”已经是见怪不怪,而古代又没有科学的保护措施,导致很多富裕的大户人家不仅妻妾成群,其家中的儿女也非常多。王熹贞家中也是个殷实富裕的家庭,在众多兄弟姐妹中,自幼瘦小文静的她当然分不到多少父亲的目光和宠爱,所以,王熹贞幼时也十分自卑安静。
02
父爱的缺席给了王熹贞很大的阴影,也成为了她日后悲惨人生的铺垫。王熹贞因为孤僻自卑,因此经常独自玩耍,在大部分独处的时间中,王熹贞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看书。
在家中的书房中,形形色色的书籍都有,而她也喜欢读那些讲述天南海北的奇特故事传记,有一次,她像往常一样翻阅图书,却翻到了一本有关道教的书籍,这本书也启蒙了王熹贞的道教思想,此后,她开始痴迷于研究道教,渐渐地也小有心得。
要说是因为痴迷道教,从而让一位正处在青春年华的少女出家做道士的可能性还是不大的,其实,真正改变王熹贞命运的则是她的未婚夫君暴毙。
十多岁的王熹贞很快到了适婚年龄,父母之命下,王熹贞与一名徐氏公子喜结良缘,就在两人定下婚期即将成亲前,却传来了许公子意外身亡的消息。
面对还没结婚就要承受“丧父之痛”的王熹贞来说,这还不是最痛苦的,让她更难以置信的则是,面对未婚夫的死讯,不仅没多少人来安慰陪伴她,反而大家都在议论她命硬,才将未婚的夫君克死了,周边的人把事情越传越离谱,最终,流言让王熹贞绝望不已。在多重打击下,心死如灰的王熹贞决定出家做个远离世俗的道姑,于是,她毅然辞别了父母,起身赴往深山求道。
03
时间一晃几年过去了,王熹贞的名声也随着她的故事渐渐流传,23岁时,王熹贞突然向天下宣告,自己通过算命得知很快自己就要羽化飞仙,这种爆炸性消息越传越广,甚至连皇帝都知道了这件事。
很快,时间就来到了王熹贞推算出的“飞升之日”,因为这则消息引起的反响,很多人都是好奇心作祟前来观看,当天可谓是万人空巷,王熹贞准备羽化的地方被附近十万民众包围的水泄不通。此后,王熹贞坐在地上后,没过多久就身体僵硬、失去了意识,很多人以为这是真的道教显灵,但在真实的历史记载中,王熹贞却是在死前嘴角发紫、发黑,明显是吃了有毒的“仙丹”重金属中毒而亡。
结语
自道教成名以来,就有众多的文人墨客作诗感慨或向往道教中的臻高境界“羽化成仙”,而自觉掌管天下生杀大权的皇帝更是对此非常痴迷,唐代大诗人卢纶也有“仙丹求不得,簪绂在羸身”的诗句感慨。如今科技发达,常识科普也进入了平民百姓的家,便是大字不识的老人也知道仙丹、仙药、化羽成仙等只是道教的一种推广说辞,根本就是不切实际的无稽之谈,也很少有人会当真。可惜,古代的人们却执着于这种迷信的“长寿秘诀”,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。显然,王熹贞死因的背后,也有封建思想对女性压迫的原因,这种“克夫”的名头放在一个古代女子身上,很难再嫁良人,难怪王熹贞要出家。
标签: